本网讯【通讯员 王超】2018年9月,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一个特殊的集体组建而成,来自学校不同学院不同班级的30颗滚烫的心汇聚到一起,自师1711班团支部由此产生。4年的团支部建设过程中,30名团员青年不断在思想教育中坚定信仰,在学习实践中收获成长,在志愿服务中贡献青春力量。团支部在2019年获评校级“优秀团支部”,连续两年获评校级“学生先进集体”。2022年,自师1711班团支部获评“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”。
响应号召,夯实思想建设
团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抓实理论思想武装、推动团员青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学、往实里学,逐步提升支部团员思想水平。通过主题团课、青年宣讲、参观调研等多种方式,开展主题团建类活动20余次,团员出勤率100%。2019年10月,团支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歌比赛中获得二等奖,同年11月,在纪念“一二·九”运动主题团日活动中荣获二等奖。团支部依托青年大学习等平台媒介,实行微信打卡制学习,“青年大学习”每期学习完成率达到100%。

依规建团,抓好组织建设
根据从严治团的工作方针,团支部按期换届,严格落实“三会两制一课”,支部团员档案完备,组织关系转接、团费收缴、智慧团建维护等基础团务规范开展。每季度召开支部大会,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。团支部共有团员30人,全部递交入党申请书,其中党员10人,入党积极分子14人。团支部委员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,分工明确,高效合理。支部有12名成员曾任或现任校院级主要学生干部,多人获得“优秀共青团员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大学生”等市校级荣誉。
比学赶帮,发挥团员作用
良好的班风、学风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,成员们共同努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。为加强学风建设,在支部委员及班委的组织带动下,团支部通过学习互助、技能指导、学习榜样、学习交流会等举措,营造比学赶帮的氛围。支部成员1人获评国家奖学金、6人分别获评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、王克昌奖学金、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,多人获评校一等、二等奖学金。


为弘扬“工匠”精神,支部成员坚持以赛促学,依托科技竞赛平台,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。多名成员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、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、互联网+创新创业竞赛等比赛,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6次、国家二等奖5次、国家级三等奖2次,获得天津市各类科技奖项30余次。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,团支部成员贺涛涛与搭档代表天津队出战,经过激烈角逐,沉着应战,一举夺得工业4.0项目金牌!支部成员郑杨笛获得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第七名,荣获优胜奖。
在优秀同伴的带领帮助下,支部成员注重技能的学习与提高,全员通过了电工的高级技工鉴定,努力成长为卓越的“双师”型教师。


热心公益,增强责任感使命感
为增强青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自师1711团支部全体成员注册志愿汇,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如前往敬老院关爱老人、担任大型科技比赛的志愿者、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,服务时长累计200余小时。
团支部成员积极投入社会实践,利用暑期时间参与了多项红色实践活动。2019年支部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“携梦寻迹,红色传承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在江西南昌、井冈山等地学习、调研,寻访红色足迹,传承红色精神,实践团在2019年获评天津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。


疫情期间,团支部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方式,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。14名团支部成员完成社区、村委报到,9人参与核酸检测信息录入、街道疫情防控卡哨等志愿活动,多名同学获得了街道颁发的荣誉证书。

时代千帆竞发,青年奋楫起航。自师1711团支部将牢记初心使命,勇担时代重任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,向着新征程奋进。